个篱

  • 数字音乐
  • 双河镇往事
  • 骑行记
  • Hackrous
关于 Copyright © 2009 twitter email feed
个篱的数字音乐博客 · ‘中国数字音乐’标签下的所有文章

百度听公测,还有那十个疑问的后续。百度真的能填补唱片工业因百度MP3这个盗版产品带来的损失?百度的保底费即使现在能让版权方满意,但将来呢?广告真是一个美丽的模式么?请再想想巨鲸。

Buzz · 2011-05-04

说实话,今天试用了百度听后,各种感受交错,想起了之前提的那10个疑问,我顿感失落。我想一些问题可能已经有一些初步的答案了。(这只是一篇Buzz,各种想法都未经过脑子)

  1. 百度真的能填补唱片工业因百度MP3这个盗版产品带来的损失?
    够呛,靠广告行业来拯救另一个行业,啊,不会吧。
  2. 我想到了同样已经获得了正版授权的巨鲸,后者的撑腰者谷歌虽然流量不及百度,但百度又能有多少个倍数?
    既然百度敢按试听数向唱片工业付费,那流量再大又有多用?数字音乐向来不缺流量的,像QQ音乐上千万的同时在线,酷狗酷我这类加起来同时在线也有千把万,这又有什么意义,这么大的流量创造的价值是否匹配?
  3. 这些钱是否真能到达音乐人手中?音著协每年“被强迫收”的无法给分配到版权人的死账坏账,这个数额你我都无法想像。音著协只是百度的一块挡箭牌么?或者后者只是前者一个生钱的工具?
    哈哈。
  4. 按百度MP3现在的产品质量(好吧,我承认他让大部分用户很爽),试听服务是一个体验的细致活,百度能做好么?
    阿西吧,别用烂、粗糙之类的词来形容啦。我想说的是百度听这用户体验让他的用户(请注意百度MP3的用户和其它网站或服务的用户的区别)听音乐变得复杂,而不是简单,谢谢!
  5. 百度的公关稿说已经搞定了EMI(好吧,我现在认为EMI是四大里面最好搞的了,印象里巨鲸也是最先拿下它吧!嗯,对百代多了一分敬意),但能搞定剩下的三家么?Sony?WMG?UMG?
    Whatever,目前英文歌曲是少之又少。
  6. 百度的保底费即使现在能让版权方满意,但将来呢?广告真是一个美丽的模式么?请再想想巨鲸。
    豆瓣这次真是吃了哑巴亏,百度这么一折腾,在线电台的版税率会不会水涨船高了。
  7. 这是百度真正的觉醒,还是仅仅是面对作家,音乐人联合攻伐后的一次大出血的产品公关。
    哈哈。
  8. 百度对其它音乐服务小公司的冲击大么?正如标题,百度是头狮子,酷狗,一听,酷我,虾米,豆瓣FM,巨鲸们的那点流量对它来说不足道哉!但对这些正处在创业或起步的公司来说,狼来了么?
    我想很多公司的一把手看了第一版的百度听后,稍微松了一口气,各种计划该上还是上,该干嘛还是干嘛去。
  9. Myspace现在正为卖不出去而发愁呢,为了社交而社交,往往适得其反。百度已经做烂一个百度偶像,还拿一个百度音乐社区来雷我们么?
    这样的社区你喜欢么?如果百度一急,把百度粉丝贴吧全整合过来,把百度Hi加进来,你可以直接和明星在线聊天了,有木有?
  10. 百度能扭转中国最大众的数字音乐消费群体的盗版消费观么?我一直认为是百度激活了中国的数字音乐,同样也是百度把它毁灭,这一次这个被IFPI数次告上法庭的搜索引擎巨擘能给唱片业带来又一个春天么?
    关于这一点, 现在这行业,一切不能赚钱的生意都是耍流氓。

 

 

“百度听”,有只狮子刚睡醒:对百度听的10个疑问

Buzz · 2011-04-07

百度将在五月推出正版授权的音乐搜索试听服务“百度听”。

一直以来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在说百度这个大佬,拥有大量现金和流量,却不愿意为唱片工业花点钱,为这个垂死挣扎的行业带来一点生机(这才应该是老大哥的气场呀)。在产品正式上线前,可以稍等闭一下嘴了,但是问题又来了。

  1. 百度真的能填补唱片工业因百度MP3这个盗版产品带来的损失?
  2. 我想到了同样已经获得了正版授权的巨鲸,后者的撑腰者谷歌虽然流量不及百度,但百度又能有多少个倍数?
  3. 这些钱是否真能到达音乐人手中?音著协每年“被强迫收”的无法给分配到版权人的死账坏账,这个数额你我都无法想像。音著协只是百度的一块挡箭牌么?或者后者只是前者一个生钱的工具?
  4. 按百度MP3现在的产品质量(好吧,我承认他让大部分用户很爽),试听服务是一个体验的细致活,百度能做好么?
  5. 百度的公关稿说已经搞定了EMI(好吧,我现在认为EMI是四大里面最好搞的了,印象里巨鲸也是最先拿下它吧!嗯,对百代多了一分敬意),但能搞定剩下的三家么?Sony?WMG?UMG?
  6. 百度的保底费即使现在能让版权方满意,但将来呢?广告真是一个美丽的模式么?请再想想巨鲸。
  7. 这是百度真正的觉醒,还是仅仅是面对作家,音乐人联合攻伐后的一次大出血的产品公关。
  8. 百度对其它音乐服务小公司的冲击大么?正如标题,百度是头狮子,酷狗,一听,酷我,虾米,豆瓣FM,巨鲸们的那点流量对它来说不足道哉!但对这些正处在创业或起步的公司来说,狼来了么?
  9. Myspace现在正为卖不出去而发愁呢,为了社交而社交,往往适得其反。百度已经做烂一个百度偶像,还拿一个百度音乐社区来雷我们么?
  10. 百度能扭转中国最大众的数字音乐消费群体的盗版消费观么?我一直认为是百度激活了中国的数字音乐,同样也是百度把它毁灭,这一次这个被IFPI数次告上法庭的搜索引擎巨擘能给唱片业带来又一个春天么?

最后,下午和百度的一童鞋聊天,我想大家都希望如ta所说,百度MP3正走向一条正确的路。

巨鲸音乐网(top100.cn)改版

Buzz · 2011-03-29
  1. 终于改版了。
  2. 首页不再是六七年前的音乐网站了,可Detail页面还是。
  3. 陈戈先生最近爱上iPad了么?这是给两倍大iPad用户看的网站嘛,嗯,Flipboard100.
  4. 首页推广幻灯片图片,居然在我电脑一屏都看不完,累死我了。
  5. 我更喜欢之前的播放器。
  6. 首页几乎全部是运营编辑的内容,这魄力太难得了,媒体属性很强。
  7. 我上一次在巨鲸下载音乐是什么时候?一年前吧。怀念以前在巨鲸上下歌下得手痛的日子。
  8. 愿更好!《创业的旅程》里的很多故事至今历历在目。

A8说它已沉睡了够久

Buzz · 2011-03-28

A8在3月24日公布了2010年的财报,“全年无负债,拥有4.37亿元的流动资金,同时稳坐无线音乐市场头打交椅。”

在过去的一年里听到了太多关于A8公开的或者隐蔽的故事,也看到了太多他们各种实际的动作。最近A8也公关得特别厉害,也许是在向同行和潜在客户说:它已经沉睡了够久,准备从SP的低调中华丽上位。

能否实现华丽的转型,从一家国内所剩无几的牛逼SP,转向更广阔的互联网大众音乐消费者?也许他是想说中国最赚钱的无线音乐市场站稳了,有的是钱来烧PC客户端音乐,再烧出一个基于移动手机应用的音乐服务来,还有看不见摸不着的电视,汽车:这就是A8的云。

巨鲸的云呢?

中国离正版数字音乐还有多远?

Essays · 2010-03-19

@ 2009/03/10

因为此文原存储地址(blog.qingyu.org)域名在国内注册,基于一些因素打算将部分还未失去时效性的日志转贴此处,照成不便还请见谅。

也许你正和我一样经常自问道:我们是否已经离正版数字音乐越来越近,当我有一份收入颇丰的工作后(就可以不再下载侵权音乐,而购买正版),当中国有越来越多的ISP或者ICP(互联网内容提供商)参与到正版数字音乐内容的经营队伍中来,当中国有越来越多好音乐出现在市场中,当正版数字音乐的价格越来越低甚至直逼免费的底线,最主要的是当中国老百姓的消费水平越来越高时?

毫无疑问我们总是希望这个市场越来越成熟,而非如今这样小气。

但我们面对的现实却是正版数字音乐离我们还太远,如果没有效果更好的经营方式的话,这会严重打击音乐爱好者和数字音乐经营商的信心。

据IFPI(国际唱片工业协会)2009年的数字音乐报告中的数据显示,数字音乐在去年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报告关注的焦点也从2008年的数字音乐报告的版权问题转移到2009年的“音乐接入”(Music Access)问题。

最近五年数字音乐在整个唱片工业中的比重几乎都是5%的速度稳健增长,2008年达到了20%,甚至出现了我之前报道过的华纳音乐集团旗下子公司大西洋唱片对外宣称其在美国市场音乐销售的50%以上来自数字音乐产品销售。数字媒体对传统工业的蚕食程度以一种非常迅猛的速度推进着,数字音乐的表现也仅次于游戏(35%)。

虽然有高达20%的比例,但中国却难以从共计37亿美元的数字音乐收入中分太多杯羹。

我们来看看数字音乐市场五大国的占有率情况就会非常明白:数据所反映的事实是如此可怖。美国无疑是整个数字音乐领域的老大,占据了高达50%的份额,在2008年一年就销售了11亿首单曲和0.66亿张专辑;根据日本唱片协会(RIAJ)的数据,一直以移动市场为先锋的日本在2008年共售出了 1.4亿首曲目;而在英国1.1亿首曲目和0.1亿张专辑在2008年被售出;法国似乎在他们的总统萨科齐采取了一系列反盗版措施后数字音乐的增长率大得让人惊舌,在2008年销售增长了49%,0.12亿首曲目和140万张专辑被售出;相对来说德国的发展速度就显得比较平稳,在2008年0.374亿首曲目和440万张专辑被售出。(以上数据基于DRM2009,仅供参考)

然后再看IFPI给出的2008年上半年的数据:

china-digital-music-market-share

将这五大国和市场占有率加总会发现一个很难接受的事实:整个数字音乐市场居然被五个国家瓜分掉了95%。那剩下的5%再配给给其它国家,中国会吃到多大蛋糕呢?

虽然中国凭借着其数字音乐移动市场的繁荣能够勉强进入全球十大数字音乐国家的行列。但试想一下在中国这样的手机繁荣程度和手机用户群体现状里,数字音乐在移动设备的手机铃声市场上的确显得更加大众,但和我们大多数人理解的数字音乐(单曲和专辑)就真的南辕北辙了。

加上中国的盗版市场的空前繁荣,如果正版数字音乐的发展速度稍显落后,难以赶上盗版数字音乐的发展速度的话,数字音乐在中国的成熟就只会越来越遥远。那么我们对数字音乐一切美好的希想就都成了云中美景,越发模糊起来。尤其是在这样的一个百年难遇的金融危机下,数字音乐在中国的发展就显得更加难以捉摸了。

98%的免费数字音乐受众

Essays · 2009-10-30

我一直偏信中国的互联网从一开始便在培养着一种近乎偏执的免费消费习惯,而这种消费习惯所带来的商业价值趋动循环也促使着各种各样的免费产品取得成功,而付费模式生存越发艰难。数字音乐也毫不例外,它通过免费在线传播的方式进入这种媒介平台,一个大窟窿在它诞生之日起就已经被打破,自然想要弥补就藩篱重重。

如果我假设(仅仅是为了叙述的方便而假设,当然这个假设也是建立在之前个篱遐想录搞的一次反响不错的音乐消费习惯调查的基础上的)现在中国数字音乐市场上只有2%的音乐消费者会去购买正版数字音乐,而剩下的98%的群体一直享受着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 “叫嚣”的免费午餐。我再假设这样的假设带有着某种合理性的话,这便是一个残酷的现实。而欧美国家的“付费 VS. 免费”的比例落差就没有这么极端了,当然我们也不难理解百度MP3和优酷(当然Google帝国的Youtube和它相比也不过是半斤八两)模式存在的意义了,因为这早已经不是ISP一方面的原因了,关键的在于受众的构成结构成了商业模式驱动最原始的动力。

98free

对于中国庞大的音乐消费者群体来说2%是一个大数字,就更不用说98%了。既然有2%的消费者选择了一分钱一分货的消费,那么这部分消费群体构成便可以被简单化分析,而那98%的复杂程度则取决于我们复杂多变的音乐需求、消费心理、收入水平、性格情结、音乐偏好、音乐市场供给等等,每一种因素都很有可能影响我们的每一次鼠标点击。

那2%的市场真的有很多公司介入么?之前有两家对中国数字音乐市场饱含憧憬的公司杀入了这“仅有”两个百分点的市场:九天音乐和巨鲸音乐网。前者依然还在原来的道路上跌跌撞撞;后者现在即便傍了谷歌跳进了那98%中的免费正版音乐市场,却拿着海量的版权音乐走着Music1.0式的道路,无不惋惜。

那98%的市场则要壮观得多,这块蛋糕的分食者无不都采取先强上内容的方式,音乐版权方的内容被窃取了又没得到任何通知,心里当然着实不爽。而在这个黑白难分的灰色地带,版权持有者的心态确实非常悲观,在体制内基本上没有一套可行的方案能很另人满意的解决这个问题。

在这个98%的市场中真正受益还是我们音乐消费者自己,音乐受众几乎得到了任何国家都不敢奢望的免费侵权音乐内容。而讽刺的是我们愿意每个月花两块钱以上向中国移动购买一首彩铃构筑了一个庞大的无线音乐帝国,心理上也很难承受在网上购买一两首音质更高的音乐。在线音乐的领地比无线音乐更加辽阔却生存艰难。大量ISP为互联网用户贡献了一个又一个高品质音乐服务,我们每天都在精神高度集中地使用并享受于这些免费的音乐服务中,而一旦当ISP出于商业探索地推出一些需要消费者支持的付费服务时,我们便立马拍裤子走人。

有时候,健康商业模式的缺乏其实并不能归咎于创业者,而是我们越渐习以为常的免费消费习惯。欧美国家之所以会出现免费同时又能让经营者有所赢利的服务,比如说瑞典的Spotify、英国的Last.fm(已被CBS收购)、美国的Pandora都是独具特色的免费服务。

98%当被无限细分之后才发现隐藏着极具潜力的市场,每种商业模式都探索和盘踞在自己热衷的那份领地,小心翼翼。那么谁又愿意放弃这98%呢?这可能就需要来讨论一下数字音乐的细分市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