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篱

  • 数字音乐
  • 双河镇往事
  • 骑行记
  • Hackrous
关于 Copyright © 2009 twitter email feed
个篱的数字音乐博客 · ‘iPhone’标签下的所有文章

多米音乐发布iPhone应用

Buzz · 2011-04-02

国内准著名的客户端音乐服务提供商多米音乐今天发布了iPhone应用,至此多米主流移动平台已经基本齐全:Android、iPhone、Symbian、Java。

多米音乐第一版的iPhone应用无太大新意,可以说是之前QQ音乐iPhone版的黑色版。

好听的

  1. 最大的特色就是多米音乐允许自动缓存,即听完一首歌,该歌曲自动保存在本地,方便下次无需联网收听。看到这一点很开心,在之前我就坚定地认为手机应用先主动缓存再离线收听是一种违背当前不稳定移动网络环境的做法。既然已经将一首歌从网络读取了一次,为何下次播放时还要访问网络,用户可是惜流量如金呀!所以如果再完善一点,这会是一个Killer Feature。
  2. 第一版非常稳定。
  3. 自动匹配高品质(暂时保持中立,请谁告诉我高品质和压缩都是多少?至少耳朵听不出高品质来,难道说压缩版是给其java系手机用的音源?)

难听的话还是等第二版更新再说!

装进裤袋的网络电台

Buzz · 2010-02-23

一想到这个标题我脑海里闪过了几个关键词:Pandora、Last.fm、AOL Radio和Spotify。至于个中原因可能还得从传统网络电台走向移动设备说起。(当然写下这篇文章的缘由无疑是今天刚发布的Douban.fm For iPhone/Android。)

在网络电台诞生至今有很多人都希望我们不再正襟危坐地守在笨重的电脑面前戴个还算有些重量的耳机听着通过几千公里外某台服务器里传过来的音乐,而是希望电台随着我们自己移动。

有一家叫Sonos的公司便提供了一种家庭无线音乐解决方案,它将数字音乐与居家紧密得组合起来,一个遥控设备便可以控制各个房间里音箱所播放的音乐,尤其是它可以使用包括Pandora,Last.fm在内的十多项网络音乐服务。

但是一谈到个人的音乐偏好时,我们总会担忧“音乐经常是很个人”的,我们真正想要的是像iPod那样戴着它随处移动而且又不干扰他人的生活。很多科学技术在进步到一定程度上总会经历一次向传统的回归,网络电台恰好如此,作为一个大众化的音乐受众我们总会不停留恋过去通过一个巴掌大的收音机收听各种广播电台的美好时光:是的,能让我像听广播那样收听网络电台么?但移动网络电台普及的可行性需要建立在很多成熟的条件上:

  1. 高速的无线网络(WIFI或高速移动通信网络);
  2. 支持无线网络的高性能移动设备;
  3. 免费海量的在线音乐曲库(传统电台可很少听说让听众交费的);
  4. 一种可行且能精确到个人的音乐过滤算法或技术。

曾经有太多公司尝试过真正将网络电台移植到掌上设备上来,直到iPhone的出现移动网络电台的的普及才出现某种程度上的转机。截止目前很多基于电脑浏览器的网络电台都发布了可以iPhone上运行的应用程序,例如以“音乐基因工程”蜚声的Pandora、社会化音乐网络电台Last.fm、传统广播电台网络化的AOL Radio、网络音乐的后起之秀Spotify,甚至还没正式发布的网络音乐服务Rdio都先于Web产品发布了iPhone应用。而Pandora这个音乐魔盒一直是iTunes App Store免费下载排行榜的冠军,甚至免费应用前二十名就有七个是电台应用。

移动网络电台有太多的理由能像电脑端网络电台那样改变人们欣赏、发现和分享音乐的方式。因为它是私人的、移动的、便捷的、无约束的、海量的。

就像豆瓣今天发布的基于iPhone和Android平台的豆瓣电台应用程序一样,在晚上做饭、吃饭再到洗碗整个过程中我都在使用它,我在厨房、客厅和卧室间来回移动没有发现任何的不适与麻烦。我要做的仅仅是启动Douban.fm 程序然后放到屁股后面的裤袋里而已,然后它便会播放起与我之前将近四年在豆瓣音乐中标记过的音乐有关的歌曲,自己以前非常喜欢又很久没听的音乐重新在耳边响起的那种感觉是如此微妙。

radio-apps-on-iphone

而Spotify的移动应用还允许用户将播放列表中的歌曲全部缓存下来以便在没有无线网络的环境下播放,正因为如此Spotify在Spotify Mobile上寄予了厚望,希望它可以成为用户使用其付费订阅服务的动机。AOL Radio甚至可以播放除网络电台外CBS旗下的一百多家传统广播电台的节目。Last.fm在iPhone的社会性元素得到了充分展现。Pandora For iPhone更是拥有其网页端电台同样惊艳的用户体验,上面提到过它一直是iPhone App最受欢迎的音乐应用程度,所以也给Pandora带来了大量的用户和流量。

的确,谁也没有Pandora那样在移动网络电台领域取得如此成功,Pandora在去年十二月新增的300万用户里就有270万用户是在电脑以外的其它设备上注册的,而且Pandora将近30%的流量是来自于移动设备,可想而知移动网络电台为Pandora 2009年首个盈利季(第四季度)做出了多大贡献。

谁能拒绝这种通过复杂算法而又极具个性化地推荐给听众的“云端”音乐呢?它真成了无处不在,随身携带了。

如果说极具社会属性和个性化的网络电台是Music2.0的灵魂,那么这种能装进衣服口袋里移动网络电台是否会引领Music3.0潮流呢?尽管这种说法又跳进了概念把戏,但至少我认为彩铃已经不可能成为无线音乐的主导力量了。

(Update @2010-3-4: 此文已授权某媒体转载,谢绝除网络非商用外任何形式转载。)

Spotify iPhone App: iTunes 杀手真的来了!

Buzz · 2009-07-28

关于Spotify,我在以前的文章里用了大量篇幅(如果至今对Spotify一无所知或者还没体验过Spotify带来的革命性音乐体验的朋友欢迎点击这里看看)来介绍这款革命性的在线音乐服务。简单来说,Spotify通过界面堪与iTunes媲美的桌面客户端允许用户免费(有广告)或付费(无广告)在线自由收听其超过600万的高音质音乐(免费用户为160kbps,付费用户为320kbps的CD音质)。因为客户端使用了P2P技术,所以音乐播放非常流畅。

今天早上Spotify发布了期待许久的iPhone应用程序,目前官方已经上传了一个Demo视频。Spotify表示已经将Spotify iPhone App提交给iTunes App Store并在接下来的几周内等待苹果的审核通过以后,用户便可以在iPhone应用商店里找到这款应用。

Spotify iPhone App在界面上可以说继承了其桌面客户端很多优点。

spotify-iphone-app

如上图《连线》杂志的测试截图,我们可以看出装备了Spotify 的iPhone就像一个拥有600万曲目的iPod(Spotify的播放器界面与iPhone上自带的iTunes音乐播放器的确非常神似)。

除了类似于Spotify桌面客户端上的搜索歌曲和专辑并实时点播,保存和分享播放列表等功能外,Spotify iPhone App的一大特色便是其离线音乐播放列表(Offline Playlists),通过Spotify特有的离线功能,用户可以将某个播放列表设置成允许离线播放。这样当iPhone处于WiFI等高速无线网络时它便会自动缓存这些曲目到用户的iPhone里面,即使用户手机处于离线或者低速的GSM(或Edge)网络,同样可以流畅播放这些曲目。同时Spotify iPhone App上的的播放列表会与桌面客户端的操作实时推送同步。

虽然Spotify iPhone应用没有像其桌面客户端那样的P2P技术,但离线模式与P2P在保证音乐播放流畅和应对高音质在线流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如果用户的iPhone或iPod Touch有足够的存储空间,那么我们便可以假设用户将含有高达3333首音乐曲目的播放列表设置成离线模式,在10天内甚至不需要手机上网便可以收听这些音乐。那么这样与拥有一款装有免费海量音乐的iPod还有什么区别呢?

我们可以说就仅仅从这个问题出发便会有“Spotify能否成为iTunes杀手”的疑问了。在Spotify拥有手机应用(现在是iPhone App,当然之后还会有Symbian,Windows Mobile平台上的应用)之前,Spotify凭借其华丽的桌面客户端界面和免费的高音质音乐事实上已经吸引了很多使用桌面iTunes播放音乐的用户了;那么能否说当用户有了类似于Spotify iPhone App这样的应用后便会将iPod和iTunes完全舍弃掉(至少可以说iPod从此被用户打入了冷宫)?

随着Spotify宣称争取在年底进入美国市场,及现在iPhone App的发布,很多媒体就在议论苹果是否会像之前拒绝那些与iPhone自有应用相冲突的应用申请那样拒绝Spotify iPhone App的申请。Spotify甚至在其iPhone应用中直接舍弃了客户端中那样的音乐购买链接推荐(包括iTunes音乐商店)。

所以Spotify必将为我们带来一出与苹果应用商店之间的好戏。

在《未来手机上的音乐:下载的消亡》,《音乐占有还是音乐接入》和《音乐商业的未来》这三篇文章中,我就在想我们姑且不论唱片工业未来如何如何,CD这种音乐存储介质能否重蹈黑胶唱片命运的覆辙,就单单试着研究.MP3这类音乐存储格式的漫长发展进程时我们或许真该向一些禁锢了唱片业几十年的因素说再见了。

如果说.MP3这种音乐压缩格式的诞生标志着数字音乐时代的到来,那么或许可以说“音乐下载”也便存在了20年;即时iTunes+iPod 已成为数字音乐一个非常成功的商业模式,但或许.MP3的出生并不是为了让人们用它来下载音乐的,而是像Spotify(使用Ogg编码)这样让音乐爱好者可以在线(或无线)播放海量的音乐。

乐观主义者或许会说,我们又将迎来一场数字音乐革命了。